陸和消防產(chǎn)品
調(diào)試維修
聯(lián)系方式
- 電話:010-57113119
- 電話:13811139776
- 傳真:010-69552656
- 郵箱:506665119@qq.com
- 地址:北京通州區(qū)新華北路117
火災發(fā)生時人的心理和行為特性
文章來自:陸和消防設備 發(fā)布時間:2016-11-10 12:11:34
火災時人的心理特性
人的心理特征來源于客觀的環(huán)境特征,在特定心理特征的作用下又會產(chǎn)生特定的行為。當處在火場這樣特殊的環(huán)境中,在火焰、濃煙、毒氣的刺激下,人將會產(chǎn)生特殊的心理,表現(xiàn)在以下幾個方面:
一、從眾與逆反
所謂從眾心理,就是對待客觀事物沒有從實際出發(fā),別人怎么做,自己也就跟著怎么做的一種心理現(xiàn)象。從眾心理的表現(xiàn)行為是:沒主見,隨大流。火災情況下,別人向哪兒跑,自己也跟著向哪兒跑,他人的決心和判斷成了追隨的目標,放棄自己原來的判斷而盲目追從他人,追從多數(shù),從而導致群聚體的形成,引起人流騷亂。
而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條件下,產(chǎn)生和客觀事物發(fā)展背道而馳的心理現(xiàn)象。其表現(xiàn)行為是:不該做的反而去做了。火災條件下,不該打開門窗的反而打開了,致使新鮮空氣或濃煙烈火進入,使火勢迅速蔓延擴大或使高溫煙氣量增加;不該沖向濃煙區(qū)的反而沖向濃煙區(qū),結果使自己窒息死亡。
二、向地與向隅
向地心理是指由長期生活習慣形成的。發(fā)生火災時,人們都會自覺不自覺的從樓上往下跑,一直跑到室外地面為止。當烈火封住出口,逃生無路時,向地行為之一就是跳樓。在火災中有很多受困人員經(jīng)常從幾層甚至十幾層的高樓往下跳,其結果往往非死即傷。
向隅心理是指在火災條件下向狹窄角隅奔跑,以躲避煙熏火烤的心理現(xiàn)象。往往表現(xiàn)為鉆床下、躲在狹窄死角處。向隅行為往往兇多吉少,九死一生。這種行為現(xiàn)象其結果多為悲劇。火災發(fā)生時,上述的幾種心理會嚴重干擾自我逃生和安全疏散,使火災受困者在外界條件的影響下,失去正常的分析、判斷能力,由此導致非理性的錯誤行動。因此必須制定相應對策,盡量避免在火災中產(chǎn)生上述非理性心理。
三、恐懼與絕望
處在火災現(xiàn)場的人們,尤其是沒有經(jīng)過特殊練習的人們,很輕易產(chǎn)生不可抑制的恐懼心理。這就是常說的驚慌。驚慌之余,想到火災危害,便會產(chǎn)生極其不安的驚慌失措的心態(tài),茫然不知所措,想逃,怕選不準安全通道;想避,又不知道哪里是安全之地。尤其是那些平日心理調(diào)節(jié)能力差的人,對于火災時疏散知識一無所知的人,更是如此。
驚慌懼怕的心態(tài),還會導致人的非理智思維。非理智的思維能加深判定的失誤,出現(xiàn)非理智的錯誤行動。面對火災的不安和驚慌,隨著時間的推移,人的心態(tài)又會由驚慌不安轉(zhuǎn)為驚恐懼怕。面對濃煙烈火,面對人群的紛亂騷動,深切感到生命將受到嚴重威脅,因而產(chǎn)生不能面對傷亡的強烈懼怕感。強烈的驚恐懼怕心理會干擾人的正常思維,減弱理性判斷能力,失去與煙火拼搏的精神和勇氣,束手無策或喪失抗爭能力,從而產(chǎn)生絕望心理。
絕望心理是指主觀愿望與客觀事實相差很大,目標難以實現(xiàn)的一種心理現(xiàn)象。其在火災條件下,表現(xiàn)為跳樓、躲在床下等死等等
四、退避與趨光
退避心理是指出于對某一事物的恐懼而躲避的一種心理現(xiàn)象。其表現(xiàn)行為是:人在遇到煙、火時會向反方向奔逃。特別是室內(nèi)火災時,人總是盡力往外跑。即使是處于安全地帶的人,也要向起火的相反方向躲避。一些火災現(xiàn)場充分印證,退避心理的驅(qū)使往往使人們難以逃生。 趨光心理是指在黑暗的環(huán)境中,人們往往把一絲亮光作為希望的標志,從而向亮光處靠近的一種心理趨向。在火災情況下,濃煙遮住了人們的視線或突然停電,照明燈熄滅,將人一下拋到了黑暗環(huán)境中,每個人都立即感覺不適應和懼怕。此時,人人都具有習慣上的奔向能見度好、明亮之處躲避的趨向。通常,煙霧少、能見度高的一方是距火點遠的一方,如有安全疏散通道,奔向明亮方向逃生無疑是正確的。但如果此方向是火勢蔓延的主要方向,則雖能暫時減輕煙熱的危害,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火勢的發(fā)展,此處卻可能成為*危險之地。實際火場中,有時走廊或樓梯的一段被煙火封住,對此種情況,若采取防護措施,沖過這段光線昏暗處,逃生是大有希望的。因此,火災情況下僅具有單純的向光性是不可取的,應在判斷分析的基礎上慎重決定躲避的地點和方向。
五、僥幸與沖動
僥幸心理是人們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的一種心態(tài)。面臨災禍之際,還漫不經(jīng)心,輕信事情不會那么嚴重或抱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態(tài)度,不是冷靜沉著地采取措施,僥幸心理是妨礙正確判定的大敵。火場中人們必須首先排除這種心態(tài),勿讓其干擾理智的思維和正確的判定。例如,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瑪依友誼館里,中、小學進行匯報演出,18時20分,舞臺幕布被間隔太近的光柱燈烤著,當時一個老師問他們的校長要不要叫學生們走,校長說,會撲滅火的,等一等吧。工作職員跑上往捉住幕布往下扯,但未扯掉,火蔓延開來,但疏散行動仍未開始。幕布被拉上,意欲滅火后開幕再演。學生們一陣騷動,維持秩序的人高聲喊道:“保持安靜,坐著別動!”不久,全場斷電,整幅燃燒著的幕布墜落。這段時間大約有l(wèi)0余分鐘,由于沒有及時疏散,耽誤了*寶貴的逃生時機,加上后來秩序混亂的現(xiàn)象,造成群死群傷的惡性事故。
火災時,人們的驚慌,火、煙、熱、毒等因素的作用所產(chǎn)生的懼怕與茫然,*輕易使人做出不理智的或盲目的沖動行為。如跳樓、傻呆、亂鉆亂撞或大喊大叫。火場心理研究證實,亂跑亂竄、大喊大叫不但會使自己陷進危險境地,還會擾亂他人的平靜思維,加劇其他職員的茫然心理,導致更多人的效仿,從而使火場中的人們更加混亂而難于疏導和控制。
火災時人的行為特性
人的心理具有能動性,在火場中的非理性心理,往往會導致錯誤的判斷,產(chǎn)生非理智的錯誤行為。主要表現(xiàn)為以下幾個方面:
一、趨光性
在火災情況下,濃煙遮住了人們的視線或夜間忽然停電,照明燈熄滅,火場漆黑一片,每個人都立即感覺不適應和懼怕。此時,人人都具有習慣上的奔向能見度好、明亮之處躲避的趨向。通常,煙霧少,能見度高的一方是距火點遠的一方,如有安全疏散通道,奔向明亮方向逃生無疑是正確的。但若此方向無安全疏散通道或是火勢蔓延的主要方向,則雖能暫時減輕煙熱危害,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火勢的發(fā)展,此光明處卻可能成為*危險之地。實際火場中,有時走廊或樓梯的一段被煙火封住,若采取自我防護措施,果斷沖過這一段光線昏暗處,逃生可能大有希看的。
因此,火災情況下僅具有單純的向光性是不可取的,應在判定分析的基礎上慎重決定躲避的地點和方向。
二、回返性
在公眾聚集場所的客人對地理環(huán)境不熟,避難路線了解很少,火災發(fā)生時通常只靠自己慣用的通道逃生。絕大多數(shù)人奔向來時的路線,作逆向返回的逃生。這種特性稱為回返性。回返性是人們在地理環(huán)境生疏的狀況下,自然產(chǎn)生的一種特性。如果該通道暢通,則是較好的逃生路線;倘若該通道被煙火封鎖,他們立即就會感到無路可逃,從而喪失斗志,嚴重影響順利逃生的進行。
三、暫避性
火災中,在火、煙、熱、毒存在的情況下,人們往往向著不見煙和火焰的方向逃避,因而將逃生僅著眼于脫離暫時的危險處境上,變成只解決臨時燃眉之急的單純行動。在意向性支配下,表現(xiàn)出急于逃出火區(qū)導致無目的的亂跑亂竄或就地隱躲,鉆進暫時煙火未延及的床下、桌下、廁所、衛(wèi)生間等處,甚至從樓上跳下等。這樣做往往會貽誤自我逃生時機,將自己送到更加危險的境地。實際上,火災時的床、桌椅等都是首先殃及的可燃物,不采取任何保護措施的洗手間的門也是可燃的,煙、熱、毒也足以使人達到無法忍受或致死的地步。火災時暫避的處所和方法確實是有的,但必須在有效措施的保護下才能實施,否則會獲得相反的結果。
四、隨流性
也可稱為聚集性或從眾性。人們普遍具有人多壯膽、人多有依靠、有安全感的心理,因而隨大流的從眾性是在突發(fā)事件情況下,*輕易發(fā)生的習慣性傾向。公共場所的人群本來就是互無聯(lián)系、無組織之眾,在混亂之時,雖不相互熟悉,卻都以為是可以相互依靠的人。這種在無任何指令或暗示的舉動下形成的自然集結氣氛,往往越變越強。但由于這樣形成的群體,每個人都惶惶不安且存在盲目性,所以,一般情況下極輕易盲目地按著錯誤信息或指令導向,走向更危險的境地。
五、混亂性
混亂常起因于幾個人的亂跑亂叫,從而給周圍的人以強烈的影響,進而誘發(fā)更大的混亂。心理學認為:一個群體的情感狀態(tài)會隨著群體中某個人的樂觀或悲觀、恐懼等因素而發(fā)生變化。從非理性心理可以相互感染的觀點看,聚集的人群更易產(chǎn)生并感染悲觀情緒。悲觀情緒占上風的群體也*容易出現(xiàn)反常的舉動。火災時的混亂狀態(tài)危害極大,它會嚴重干擾人的正常思維,出現(xiàn)不理智舉動,干擾正常的引導疏散和消防救護。
六、意向性
意向性是憑自己的主觀意念支配自己行為的一種傾向。意向性多發(fā)生于性格內(nèi)向的人身上,當發(fā)生火災時,他們自己雖對逃生方法和路線不熟,對火勢的實際情況了解很少,但靠主觀臆斷或不切實際的幻想盲目地指導自己的行動。這種人在火場上*不愿意聽從別人的規(guī)勸和指揮,因而往往陷人*危險的境地。因此,發(fā)生火災時,聽從火場內(nèi)部人員指揮,冷靜的判斷火災實際情況,才是*可取的。
結論
在公眾聚集場所發(fā)生的火災事故往往會造成人員的群死群傷,為避免這種現(xiàn)象的發(fā)生,除了要建立健全消防法規(guī)、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、健全建筑物本身的消防安全措施外,還要加強對各單位員工及居民的消防安全培訓教育工作,組織其學習相關的消防安全知識,從而在突遇火災時,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(zhì),消除非理性心理和錯誤行為,進而提高各單位和個人抵御火災的能力和自救能力。
火災中人的行為特性是與心理特性密切相關的,心理特性起決定作用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(zhì),并懂得火災中逃生基本知識,一般都能做到順利逃生和安全疏散。